命理学产生的条件有两个:其一是以天命说为思想基础,其二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理论基础。自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天命之探索已经由王朝之更替转向个体之浮沉。与此同时,命理学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体系沿着先秦时期的体系继续完善,其成就表现为天干地支符号与阴阳五行理论的结合并走向成熟。天命重心的个人转向与干支符号的成熟相结合,催生了命理学之出现。
💥️干支符号与阴阳五行理论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传说中,十天干、十二地支是上天赐予黄帝的。当然这只是神话,天干地支的起源非常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能够看到天干地支在当时已经广为应用。比如,商代帝王都是用天干起名字:天乙、太丁、太甲、太庚、太戊等等。
为了记日,古人将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按照取阳干(奇数)配阳支、阴干(偶数)配阴支的方式组合,共形成了六十个天干组合,既从甲子、乙丑……一直到壬戌、癸亥。
这六十个天干地支的组合被称为“六十甲子”,相传为黄帝命大挠氏所做。根据学者在对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中发现,“六十甲子”表在商代就已经产生。商代人用“六十甲子”记日,出土的甲骨文“六十甲子”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干支最初用来记日,而后逐渐引用到了记年、记月、记日、记时。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体系的扩展和系统化,作为历法系统的干支符号逐渐成为代表阴阳五行的符号。在战国初的《管子》✨一书中,干支就已经开始作为阴阳五行符号:日至睹甲子,木行御;睹丙子,火行御;睹戊子,土行御;睹庚子,金行御;睹壬子;水行御。
在《管子》✨中,干支符号已经与五行开始相配。而在战国末的《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十天干已经进入了五行体系。但是《吕氏春秋》✨的“十二纪”并未用地支来表示月份,而是以太阳所在的星宿位置来定月份。到西汉初的《淮南子》✨中,十二地支已经与月相配。如此一来,干支符号就完整地与阴阳五行匹配。
经过两汉时期天人感应学说、谶纬学说对阴阳五行体系的发展、对天干地支符号的频繁应用,@干支符号俨然成为阴阳五行的代名词,成为古人模拟天地宇宙运行的符号体系。干支符号体系与阴阳五行的匹配如下:
💥️表2.1天干与阴阳五行匹配图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阴阳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表2.2地支与阴阳五行匹配图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串 酉 戌 亥
阴阳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五行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五行大义》✨与干支符号体系
在两汉时期,干支体系已成为古人宇宙模型的代名词。此后,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与秦汉时期大有不同。在秦汉时期,阴阳五行理论侧重探讨万物的五行分类,如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而在两汉干支体系成熟之后,阴阳五行理论侧重点转向对五行特性、干支之间关系的探讨。
两汉以后,古人对五行特性、关系的探讨并不是为了满足知识上的渴求,而是为天文、历法、谶纬、占卜、择日等提供理论基础。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探索,到隋代时,古人对五行特性、干支关系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其成果集中体现于隋代萧吉所著的《五行大义》✨。
《五行大义》✨吸收了许多谶纬学说,对五行特征以及干支关系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五行大义》✨中的五行特性与干支关系理论已经十分完备,其中包括:五行名、支干名、五行体性、五行及生成数、支干数、支干纳音、五行四时休旺、干支的合德刑克害破关系等。可以说,《五行大义》✨所蕴含的五行干支理论是命理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