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fjmyhfvclm2023-10-09  232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

💥️司马光简介

本名司马光

字号字公实、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光山县

出生时间1019年11月17日

去世时间1086年

主要作品《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

主要成就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仕四朝,政绩卓著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官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追赠太师、温国公

谥号文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司马光出生,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6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7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 砸缸救友 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 凛然如成人 。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15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步入官场

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20岁,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此时司马池正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前往探望父母。在同州他结识了同科进士石昌言,石早有才名,在同州当推官,石虽比司马光大20多岁,但两人很谈得来,经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访今,成为忘年之交。同年,他和张存的女儿结婚。

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因父亲调往杭州任职,司马光辞掉华州判官,改任苏州判官。正当他怀着远大的抱负,在仕途上步步上进时,他的母亲病逝了。按照封建礼教,他必须辞官回家服丧3年。在此期间,北方党项族人元吴称帝,建立了西夏国,西夏为了摆脱对宋朝的臣属地位,同宋朝发生了战争,宋朝连连失败。宋仁宗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要求两浙添置弓手,增设指挥使等官职。司马父子认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由司马光代父草拟《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从各方面阐述添置弓手增设武官。

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司马池病死在晋州,司马光和哥哥司马旦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了故乡夏县。双亲的相继去世,使司马光悲痛万分,他叹息 平生念此心先乱 。但他在居丧期间,把悲哀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以排遣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对一些古人古事,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见解。

在居丧3年的时间里,他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生活的情况。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26岁的司马光服丧结束,签书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 政声赫然,民称之 的政绩。

在工作之余,他大量阅读典籍,写下不少论文,如《机权论》✨、《才德论》✨、《廉颇论》✨、《应侯罢武安君兵》✨、《项羽诛韩生》✨、《汉高祖斩丁公》✨、《甘罗》✨、《范睢》✨、《秦坑赵军》✨等几十篇。

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接到诏旨。调他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赴京之日,僚友们空府出动,置酒为他饯行。司马光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即席赋诗: 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 这时司马光意气风发,虽然宦海茫茫,风云莫测,但仍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京都。

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司马光29岁,贝州农民王则起义,攻占贝州城,号称 东平郡王 ,发誓要推翻宋王朝。这时司马光父亲好友庞籍在朝为枢密副使,掌管全国军事要务。司马光出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目的,写了《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为尽快平息起义给庞籍献计献策。具体建议 以计破 ,威胁利诱并用,进行分化瓦解,只诛 首恶 ,余皆不问。实际上起义军只坚持66天,首领王则惨遭杀害,其余尽皆焚死。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庞籍升任枢密使,举荐司马光任馆阁校勘,但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仁宗皇枯三年(1051年),司马光33岁,由宰相庞籍推荐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他在任职期间对《古文孝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古文孝经指解》✨一文。仁宗皇枯五年(1053年),司马光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专任史官。从此,司马光开始了对历史的研究。正在司马光潜心研究历史时,庞籍被罢宰相职,降为户部侍郎,出任郓州(今山东郓城境内)知州。庞籍举荐司马光为郓州典学。

出任地方

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司马光离开志趣相投的王安石、石杨休、包拯等人,去往郓州。不久,提任为通判,负责考察全州官吏。

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因庞籍出知并州,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司马光改任并州通判。

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他连写三封《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二、三状),建议仁宗皇帝立储君,而前后三状没有结果以后,又托范镇在奏事时代为转达,请仁宗有个明确答复。但这一切均未说服仁宗,司马光选择了沉默。

司马光随庞籍在河东路任职期间,宋朝和西夏处于休战时期,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深入民间听取当地人意见。并州乡贡进士刘邕对边事很有研究,写成《边议》✨10卷,议论很有见地,司马光便予以推荐。

司马光认为绝市和修建堡垒的办法有利于保护边界地区安宁,于是一面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一面决定修堡。正在这时,带兵将军郭恩,乘酒出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不得已而自杀。朝廷御史审理此案,庞籍一人承担了责任,事后庞籍被解除了节度使之职,贬谪知青州事,司马光向皇帝连奏三状奏明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修堡的,说明庞籍完全是出于 欲为国家保固疆圉 的本心, 发于忠赤,不顾身谋 ,因为 过听臣言,以至于此 ,应当 独臣罪,以至典刑 。而庞籍得知司马光要为自己辩解时,就又上奏章,引咎自归,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使司马光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庞籍和司马光以忘年之交,互相支持、爱护,难能可贵。仁宗嘉枯八年(1063年),庞籍死后,司马光不忘庞籍对他的大恩,待其家人如自己的亲人。

重回中央

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司马光迁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嘉枯六年(1061年),擢修起居注。司马光坚决推辞,连上五状,他认为自己 实非所长 ,但仁宗一直不收回成命。

不久,仁宗下诏,迁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职五年期间,前后向皇帝上奏疏170余份,先后向仁宗上书 三言 、 五规 ,多次上书仁宗解决继嗣的问题,仁宗觉得司马光真心为国家社稷考虑,遂将奏折转至中书省。司马光亲自到中书省催办,直到赵曙被立为皇太子。

司马光44岁时,擢为知制诰,但司马光不愿就职,他认为这是一个掌管起草诏令的差事,不是他的特长。为此,他在仁宗嘉枯七年(1062年)三月,连上九《辞知制诰状》✨,说明不适宜任此职务;仁宗皇帝收回诏令,改授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

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廿九日,仁宗病死了,四月赵曙即位,即英宗。两宫矛盾加剧,司马光看到这种情况,四月十三日进《上皇太后疏》✨,四月二十七日进《上皇帝疏》✨,力陈国家当务之急应君民同心、内外协力的道理。六月二十二日,他又上《两宫疏》✨,指出: 金堤千里,溃于蚁穴;白璧之瑕,易离难合。 皇帝没有太后支持 无以君天下 ,太后离开皇帝 无以安天下 。十一月二十六日,又写了两封章奏,一封给皇太后,一封给皇帝。在奏章中,讲历史,摆利害,晓明大义,从全局出发,苦苦相劝,终于得到效验。加之英宗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使太后和英宗的矛盾趋于缓和。

从仁宗嘉枯八年(1063年)三月仁宗病死,到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一年多时间里。司马光为消除太后和英宗之间的矛盾,前后共上奏章17封。在五年的谏官生涯中,除了关注社会上层,帮助朝廷解决好皇位继承和皇帝的修身要领、治国政纲等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外,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到下层人民身上。他发出了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而且这个思想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奏章里。他在《论财利疏》✨中指出:当今天下最苦的是农民,因为 农民苦身劳力,粗衣粗食,还要向政府交纳各种赋税,负担各种劳役。收成好的年代,卖掉粮食以供官家盘剥,遇到凶年则流离失所,甚至冻饿而死 ,建议切实采取一些利民措施。

司马光反对宫中宴饮和赏赐之风,仁宗嘉枯六年(1061年),他上书《论宴饮状》✨,恳请皇帝为民着想,悉罢饮宴。他上《言遗赐札子》✨,反对朝廷不顾国家实际,厚赏群臣。

留任谏职

仁宗死后,英宗将仁宗价值百余万的遗物颁赐群臣,司马光也获得近千缗。但这些正确的谏言,因为朝廷腐朽,又触犯一些既得利益者,当然不能被采纳。司马光只好从自己做起,将自己所得赏赐交给谏院为公使钱。

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上奏《乞罢陕西义勇札子》✨,他认为当时在边防组织 义勇 使百姓 骨肉流离,田园荡尽 ,给百姓带来无穷苦难,希望朝廷审察利害。特罢此事。当朝廷不予采纳时,他又写第二封札子,并亲自上殿面见英宗,他说:要防边必须从将帅军政着手,一味拉夫凑数,只能是 徒有惊扰,而实无所用 。英宗这次略有所动,并把上殿札子送中书省和枢密院商量,但一经商量,方知此事拟议已久,难以更改。他又连上六疏,并和宰相韩琦进行辩论,韩琦虽然无言以对,但手中有权,司马光也拿他没办法。这次谏言失败后,司马光连上五状,要求降黜。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任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仍留任谏职。司马光因对谏官彻底失望了,借机连上三状,要求不当谏官,他在奏章上说: 臣从事谏职,首尾五年,自本朝以来,居此官者,未有如臣之久。臣资质愚戆,惟知报国,竭尽朴忠,与人立敌,前后甚众,四海之内,触处相逢,常恐异日身及子孙无立足之地,以此朝夕冀望解去。 英宗批准他免去谏职,仍进龙图阁直学士。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这部书的时间是从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封起,到秦二世三年,秦朝灭亡为止。英宗看后大为赞赏,并给司马光二条明确指示,一是接续《通志》✨往下编修,二是决定设立书局,并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自己的助手。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死,神宗赵顼即位。参知政事欧阳修极力向神宗推荐,说司马光 德性淳正,学术通明 ,神宗任司马光为翰林学士,不久,又任司马光为御史中丞。

新旧党政

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年轻年盛,朝气蓬勃,决心振兴祖业。他在虚心下问、多方征求治国方略以后,感到王安石提出的一整套激进、大胆的变革方案很符合自己的思想,于是在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在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司马光和王安石因政见不同,在一些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辩,有时在皇帝主持的议政会议上也毫不相让,但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变法也并不一概反对,尤其当变法还未显露明显弊病时,他也并未公开持反对意见。甚至有人要弹劾王安石时,他还进行劝解和说服。直到王安石颁发 青苗法 ,司马光才表示不同意见,他认为县官靠权柄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表现了强烈不满。

宋神宗希望司马光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辅佐自己早日挽救危机,实现国家的振兴。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十二日,擢司马光枢密副使,可是司马光以 不通财务 、 不习军旅 为由,坚决推辞,从十五日到二十七日,连上五封札子,自请离京,后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

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九日,他看到他的好友范镇因直言王安石 进拒谏之计 、 用残民之术 ,因而被罢官。司马光愤然上疏为范镇鸣不平,并请求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自己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时间长达15年。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66岁,《资治通鉴》✨全部修完,是年七月十一日全书呈上,十一月,《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以后,司马光连同《通鉴考异》✨、《通鉴目录》✨一起奏进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图章,以其书 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十二月初三日,神宗降诏奖谕司马光,说他 博学多闻,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 。并赏与银、绢、衣和马,擢升司马光资政殿学士,迁范祖禹为秘书省正字。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67岁。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皇太后向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司马光上《乞开言路札子》✨,建议 广开言路 。司马光又一次呼吁对贫苦农民不能再加重负担,而且主张新法必须废除,要对农民施以 仁政 ,接着上第二份奏疏《修心治国之要札子》✨,重点谈用人赏罚问题,提出保甲法、免役法和将兵法是 病民伤国,有害无益 。

皇太后下诏起用司马光知陈州,不久,又下诏除授门下侍郎(即副宰相)。但司马光上疏辞谢,以自己 龄发愈衰,精力愈耗 ,请求只任知陈州。以后在周围亲友支持下还是到任就职了。司马光向皇太后进言,为了实现废除新法的政治主张,把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招回朝中任职,吕公著、文彦博等老臣也被召回朝廷任职。

司马光废除新法,上《请革弊札子》✨,又在《请更新新法札子》✨中,把新法比之为毒药,请求立即采取措施,全部 更新 。废除了保甲法,又废除了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带病得知免役法、青苗法和将官法还未废除,无限感伤地说: 吾死不瞑目矣! 他向吕公著说: 光自病以来,悉以身付医,家事付康(司马康),国事未有所付。 切望吕公著能够完成他的宿愿。同时,上表请求辞位。但皇太后对他很倚重,不但不准辞位,反下诏除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正式拜为宰相。接着很快就废除了免役法、青苗法。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自己废除免役法的夙愿,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暮年岁月

司马光在第二次回朝为相期间,辑录《国语》✨的精要,编成《徽言》✨一书。又将《历年图》✨和《百官公卿表》✨增补、总辑为《稽古录》✨一书,形成一部 略存体要 的简明通史,又负责将《资治通鉴》✨进行了最后的校定。

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宋哲宗赐碑名为 忠清粹德 。死后,哲宗将他葬於高陵。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众人所流传。

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为相,议论司马光更变熙丰法度,哲宗下诏削除司马光的赠谥,毁坏所赐碑。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为清海军节度副使,又追贬朱崖军司户参军。元符三年(1102年),追复太子太保。崇宁二年(1103年),蔡京为相时,再次追降左光禄大夫,旋即除名,将司马光等称为 元祐党人 ,刻元祐党人碑,禁止元祐学术。大观年间,追复太子太保。靖康元年(1126年),赠太师,再次赐谥。宋高宗建炎年间,配享哲宗庙廷。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司马光位列其中。咸淳年间,从祀于孔庙。明嘉靖年间,从祀时称 先儒司马子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司马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主要成就

政治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 以母改子 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 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 ;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 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 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如差役法,知开封府蔡京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 非理耗散殆尽 。

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惇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其中蔡确写《车盖亭诗》✨,以为皆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怀自危,惶惶不安,吕惠卿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而被反对派抓住把柄。

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这些倒行逆施,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们曾劝告司马光,要为年幼的宋哲宗设身处地,异日若有人教以 父子义 ,唆使哲宗反对今天的 以母改子 ,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光说: 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 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宋哲宗的不满。哲宗亲政后说,他在垂帘听政期间 只见臀背 ,斥责反对派全不懂君臣之义。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重的打击。

文化

学术成就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 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 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新注资治通鉴序》✨)王应麟说: 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清代大史学家王鸣盛说: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十七史商榷》✨卷1)。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 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司马光砸缸 (著名历史故事)

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 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原文编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元末 阿鲁图《宋史》✨

发生地

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宋史》✨载: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至于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光山,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河南省光山县教育局从二○○八年开始启动申报工作,申请将司马光出生于光山的史实写进中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部有关司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经多方专家历时两年的审慎考证,去年十月终获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已印刷完毕,开学时供全国中学生使用。

笔者翻阅新近发行的全国中学生使用的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十五课106页 一篇选自《资治通鉴》✨的文章 孙权劝学 的注释由原来的老版语文教材 司马光(一○一九至一零八六)字君实,陕西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正式修改为 司马光(一○一九至一○八六)字君实,陕西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据光山县教育局徐昌德局长介绍,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首次写进历史名人出生地,历史考证光山也是司马光儿时成长的地方,从此 司马光砸缸 这个中国尽人皆知的历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成为河南省光山县最亮的宣传名片。

💥️司马光勤学

出处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作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由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①主编《资治通鉴》✨,为②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③记忆不若④人,众兄弟既⑤成诵而游息⑥矣,独闭门不出,俟⑦能讽诵⑧乃已⑨。自言⑩: 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 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他)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掌管编写《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有名的功臣。他小时候,担心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其他兄弟已经会背诵并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在屋子里学习,等到能够背诵才停止。(司马光)自己说: (因为)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才能终身不忘。 等到(司马光)长大了,他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 读书不可以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cas.com/read/7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