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性格为什么有特别大的反差

fjmyhfvclm2023-10-08  75

说到红楼梦想必人人都知道但是却不熟解,其实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特点,之所以能成为最伟大的小说也是有其文化蕴含的,而其中最主要的主人翁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林黛玉性格为什么在里面描述是有特别大的反差?其中缘由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一一解读吧!

红楼梦:林黛玉性格为什么有特别大的反差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 喜散不喜聚 、 喜静不喜动 。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可谓是内向型女子的一个典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绝顶聪明,悟性极强。她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这种猜疑结果,常常一方面伤害自己,另一方面又伤害自己的心上人。这类性格就是心理学家定义的内向型性格。其心理特点上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她们的行为孤僻,寡言,但又常为一些别人认为薇不足道的事情而动感情。表面上看,她们有时似乎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却充满自卑和懦怯。

敏感: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中,因宝玉被贾政叫去,怕有事端,等到宝玉回怡红院便前去看看他,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 正在院内抱怨说: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 他们彼此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 便使性子说道: "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 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 一面想, 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 "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 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细心: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着 。比如: (1)在邢夫人处。邢夫人 苦留吃过晚饭去 ,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口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2)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日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搞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等等。

淡泊:黛玉从不主张宝玉读圣贤书、考功名,他淡泊名利。 宝玉将北静王给他的珠子给黛玉,黛玉却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才不要 。可见他淡泊名利,轻视官僚。

真实:黛玉从各个方面都是很真实的,从不遮遮掩掩。

绝顶聪明:从她的才华,考虑问题的全面可以看出。

多愁善感: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言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中的黛玉葬花足以体现她的多愁善感。与前面所说的敏感差不多。

黛玉的叛逆:首先,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 女子无才便 是 德 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 性灵之学 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 吟》✨中,她叹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表现出对女子 三从四德 和 夫权 思想的不屑一顾;她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这也是对女子贞操观和正统爱情观的大胆反 叛;对于贾府的 混世魔王 、 祸胎魔根 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这是对封建社会男性观的傲然蔑视。林黛玉身上闪烁 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

💥️林黛玉性格为什么有特别大的反差

如何看待林黛玉前期的小性呢?我觉得还是和她的成长背景有关。林黛玉出身官宦家庭,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自然百般受宠,心中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然而因为母亲病逝,又离开父亲离开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成了寄人篱下的亲戚,这样的落差是很巨大的。

所以她的心态也出现了失衡。也有人认为史湘云的遭遇比她更惨,但史湘云却不像她这样。这就只能说是天性使然了。林黛玉并不能调节自己的心态,始终心理缺乏安全感。所以她除了自怨自艾,就是爱发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敏感多疑,别人稍有不如她意的地方,她便认为是故意针对自己。

如周瑞家的给她送宫花,送得晚了些,她便认为是把挑剩的给她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亲近了一点,她便吃醋耍小脾气。前期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都不对付,无非就是出于小女孩的嫉妒心理。

不过史湘云毕竟只是来串门,呆不了几天就走了,而薛宝钗是常住在这,因此她和薛宝钗的矛盾就更为突出。她之所以视薛宝钗为敌除了贾宝玉的原因之外也是薛宝钗太过优秀,又大得人心,让她感觉很失落,因此才处处针对薛宝钗。

书中写到林黛玉针对薛宝钗的冷嘲热讽的地方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比较过分的是在二十九回,荣宁二府上下众人在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送给贾母礼物,有一件是金麒麟。

贾母说好像谁家孩子带过这个东西,薛宝钗提醒说史湘云带过。林黛玉便当众讥讽薛宝钗 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薛宝钗装没听见,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当着贾母众人的面说这样伤人的话,而且还毫无根据,这就等于是诬陷了。

后来贾宝玉因为被贾环诬告差点被他老爹打死,薛宝钗也因为被哥哥薛蟠误会她钟情于贾宝玉而哭了一宿。第二天偶然碰到林黛玉, 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 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林黛玉这样说的确很可笑。

不仅钗黛不可能合一,而且她们的粉丝也不可能合一,红学史上拥黛派和拥钗派互掐了二百多年,乃至清代学者邹弢与其友许伯谦 几挥老拳 就是明证。

如今在网上黛粉与钗粉也是整天掐架。 无论是黛粉还是钗粉都有这样的毛病,就是过于溺爱自己的偶像而为了维护自己偶像去贬低对方。比如钗粉极力夸张林黛玉的刻薄,黛粉则猛烈攻击薛宝钗的虚伪。松樵相信,这样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这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她自己为贾宝玉流的泪恐怕说不上有多少缸了。因此蒙府本侧批中说: 自己眼肿为谁?偏是以此笑人。笑人世间人多犯此症。 好在薛宝钗有容人之量,没有和她计较。所以林黛玉把薛宝钗作为假想敌或多或少给薛宝钗造成了一些伤害,所以这样的真性情其实就是尖酸刻薄,并不值得肯定与赞赏。

后来,宝黛情定,林黛玉去了狐疑,便同薛宝钗成了一对好姐妹。

其实,无论是薛宝钗还是林黛玉,雪芹先生都没有打算把他们写成坏人,而是赋予了她们很多美好的品格,当然也会有一些少许的缺点,所以钗黛两人就像一个完美女性的AB两面,如果合二为一就会是个完美的女性。但钗黛合一是不可能的,林黛玉是林下之风,薛宝钗是闺房之秀,两种类型的女性是不可能合一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cas.com/read/3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