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哪里借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真的是借来的吗?

fjmyhfvclm2023-10-08  67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赤壁之战流传千古,其中包含着很多的故事,诸葛亮借东风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一个历史上神乎其神的人物,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对于他在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一故想必人人都有耳闻,到底是怎样借的东风呢?东风真能借来么?其中缘由想了解的就来下面阅读一下吧!

诸葛亮在哪里借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的真的是借来的吗?

💥️诸葛亮借东风的真的是借来的吗?

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能,当然也不能借来东风一用。东风本自有,只是人不知,诸葛亮通晓气候的变化,并善加利用,使弱小的军队借东风之力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

诸葛亮借东风,当时是农历的十月,十月有几天的气温要回升,有一个小阳春的气候。诸葛亮借东风,就是利用了这个气候条件。曹操把战船连锁起来,也源自他识天文、知气候。战船连锁有利于水上作战,只是怕火攻。但曹军的水军在长江上游,位于西北方,东吴水军在下游,位于东南方,农历十月是冬天,吹西北风,东吴缺少火攻条件。对此,诸葛亮、周瑜早就心知肚明。因此,周瑜发愁,愁急攻心,以致忧闷晕厥。

于是诸葛亮登台,弄玄虚,借东风。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知道某一个气候前后三天,会转东南风。他算准了日子,所以装模作样借东风,兵借火攻,战胜了曹操。曹操兵败赤壁,逃回北方,不禁大笑。部众感到奇怪,问他惨败如此,有何可笑。曹操说,我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至今才搞明白农历十月的气候变化。

💥️诸葛亮在哪里借东风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荆州。

八月,荆州牧刘表逝世,少子刘琮继位,驻襄阳。刘备屯樊城。

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琮瞒着刘备,不战而降。刘备仓促南撤,败走夏口。曹操进军江陵,欲趁势征服江南。

十月,诸葛亮出使江东。孙权决计联刘抗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会合刘备军,进至赤壁。

十一月至十二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初次交战,曹军失利,退至江北乌林一带。曹军发生疾疫,将士多有死者,乃将战船相连。黄盖诈降,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曹操自华容道北归。

当然赤壁之战的功臣不知周瑜一个,另一个便是他既爱又恨的合作伙伴和宿敌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是读者再熟悉不过的故事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使用了很多艺术手段,让读者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掐会算的能力大为惊异。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个故事: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

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划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

其实,诸葛亮是善于预测天气,他是通过预报知道这一天有东南风的,根本就不是"借"来的。这不过是诸葛亮气象学方面知识的一次实践而已。那诸葛亮是如何得知赤壁之战之时会刮东南风?何时刮东南风呢?

赤壁在亚洲东部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冬季时,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在亚洲中部地区常形成冷高压,如西伯利亚高压。这样,赤壁地区在那时应盛行西北风。

不过长江中游地区要在隆冬时节刮起东南风不是没有可能的。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1.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所以,"借"东风的真相其实是:

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至于孔明能预料到东南风也有以下几种可能。

1.他精通天文地理知识,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些自然现象来判断气候的反常。

2.可能是东南风已经开始刮,孔喻二人随机应变做出的军事决策并不是做好准备"等"东风。

3.的确有可能借东风烧赤壁是讹传,在无风的状态下,利用一些地形因素也能放火烧曹军。

💥️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诸葛亮借东风:在我们看来,那年冬天发生的东南风,却无疑是诸葛亮借来的。想想看,曹操自西北而来,席卷荆襄,气焰何其汹汹!东吴才俊,向震失色,意志何其沮丧!刘备逃在夏口,朝夕不保,情势何其危急!时值寒冬,西北风肆虐,对于东吴的人民和苦难中的刘备而言,曹操何尝不是一股凌厉的西北风,令人不寒而栗?若非诸葛亮借来东南风,怎么可能挽救危局,赢来赤壁之战的胜利?

当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求救于孙权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开始实施他筹借东风的计划。从舌战群儒到智激孙权,从草船借箭到七星坛祭风,最后直到发生赤壁之战,都应该看作诸葛亮筹借东风的过程。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固然精彩,但出场的群儒之中,没有一个人的传记提及此事,因此可以断定是小说家虚构的伪历史。我却以为,当诸葛亮来到柴桑,面对东吴群儒力主降曹的言论,自然少不了激烈的舌战。出场的群儒未必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人,所描述的言论和场景也可能有合理化虚构,但其中的历史真实性不可以被轻易否定。尤其是那场舌战所辩论的问题,颇是耐人寻味。

张昭的问题是:我听说刘备向来有复兴汉室之志,而先生亦有管仲、乐毅之才,怎么会有长坂坡之败,以至于亡命夏口,几无容身之地呢?诸葛亮回答说: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并不知情,值此危机关头,又不忍心乘机夺取刘琮的基业,故而南走当阳。又有十几万难民追随,刘备不忍离弃,至有长坂坡之败。虽败如此,犹见刘备之大仁大义也。况胜负乃兵家常事,当年高皇帝也曾屡次败于项羽,却在垓下一战成功,如今岂可因一时之败而论英雄呢?

虞翻又问:曹操以猛将千员、雄兵百万,席卷荆襄,虎视江南。而刘备兵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早晚生死难料,难道不害怕吗?诸葛亮回答说:曹操虽有百万之雄,实则是乌合之众,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可怕。刘备虽然只有几千士兵,却依然无畏于曹操的人多势众,如今退守夏口,不过是等待时机罢了。东吴兵精粮足,又有长江之险,难道你还会因为害怕曹操而力主投降,甚至于不顾天下人耻笑吗?薛综评论时事,说:汉朝传世至今,天数将尽。如今天下三分,曹操已占其二,人皆有畏惧归顺之心。刘备不识时务,偏要与曹操做对,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耶?

诸葛亮听了,义正词严地回答说:我们都是汉朝的臣民,热爱国家是我们做人的本分。而今,你不寻思如何报效国家,一面在这里发表亡国论,一面试图趋炎附势于逆贼曹操。像你这样不忠不孝的小人,不值得我跟你说话!又有程德枢大声说道:诸葛先生虽然说得漂亮,却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如此一味地卖弄口舌,就不怕天下有学问的儒者笑话吗?诸葛亮回答说:儒者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必不笑话于我。小人之儒,有如扬雄,屈身为王莽门下走狗,虽以文章名世,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舌战群儒的过程复述于此,是因为我常常听到某些学者谈论历史,其中之观点,恰如张昭等群儒当年所论。可见当今社会文化,虽然名曰多元化,却也恰如三国之乱。而学者们自以为洋洋得意,殊不知他们的学问,比之张昭等群儒,并没有什么新意。我时常感叹说,倘若诸葛亮在世,也许会跟这些学者再来一次舌战。

诸葛亮智激孙权,可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国演义》✨又别开生面地设计出一段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来,说曹操兴兵来犯,为的是夺取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周瑜是小乔的丈夫,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曹操老贼,欺吾太甚!于是下定抗击曹操的决心。按照《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的事情,到了赤壁之战则应该是三十多年的中年妇女。盛巽昌先生认为,曹操虽然好色,却不可能为了两位中年妇女侵略东吴。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大乔和小乔不仅代表着东吴的妇女,也象征着东吴那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一旦曹操占领东吴,东吴的妇女和土地必然惨遭蹂躏。以周瑜之血性,焉能不拍案而起?

至于草船借箭,似乎是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改写。成语故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也?而草船借箭,则是以曹操之箭,攻曹操之军,虽然是改写,却又别有新意。

在曹操看来,刘备与东吴既然不臣,则与草寇无异。曹操挟有天子,以大汉丞相的名义,率领王者之师,征讨刘备与东吴,其势犹如离弦之箭也。谁想刘备与东吴针锋相对,指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岂非以曹操之箭,攻曹操之军耶!草船借箭,大约是说诸葛亮善于顺势而为,借力使力,一方面建立孙刘联军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形成对曹操以牙还牙的攻击力量。唐朝王周有《赤壁怀古》✨一诗云: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说的就是此中的奥秘。

而七星坛祭风,很可能是临战前一种祭拜天地的仪式,或者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当曹操大兵压境,人皆以为必败之时,诸葛亮以他大无畏的勇气和智慧,激励了东吴将士们的斗志。令人闻风丧胆的西北风,顿时转换成了大义凛然的东南风。所以我说,在那样危急的历史关头,东南风其实象征着一种被正义所鼓舞的勇气,以及一种敢于以弱敌强的力量。

战争的局势在发生逆转,天气也在发生逆转,意识界的东南风与自然界的东南风会合在一起,最终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里,原来隐藏着这么一段真实的历史。所谓东南风,既是历史,也是对历史的虚构。而正是这种对历史的虚构,让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开放出了寓言似的芬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cas.com/read/3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