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秋分

fjmyhfvclm2023-10-08  67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秋分是排行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那么你知道秋分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吗?秋分的时间是在每年的9月22或23日。那么你知道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吗?到了秋分节气说明南方地方是已经正式的进入到了秋天了,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关于秋分的详细了解你还知道多少呢?

二十四节气 秋分

1.秋分【气候特点】👉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 立秋 是秋季的开始,到 霜降 为秋季终止, 秋分 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 ,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 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 ,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 三秋 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 三秋 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三秋 大忙,贵在 早 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 ,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 秋分寒 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2.秋分各地风俗

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几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场地分别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每个地方迎接秋分的习俗不太一样,一起来了解下秋分各地风俗。

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 秋分吃秋菜 。 秋菜 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 秋碧蒿 。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 滚汤 ,名曰 秋汤 。有顺口熘道: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秋分祭月

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总是要把这个节日与月亮联系起来,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在无月亮之夜过中秋节,就会失去它塬有的意义。故后来潮人把中秋节的活动渐渐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才能体现中秋节的真正情趣。

秋分祭月

秋分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 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 说秋 ,说秋人便叫 秋官 。

3.秋分吃什么好

吃什么好呢,秋分不能吃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让大家上堂课,希望帮大家有帮助。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甘蔗粥:

营养价值:甘蔗有解热止渴,生津润燥,和中宽膈,下气止呕,助脾健胃,利尿,滋养的功效。可用于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发烧口渴等症状。生蔗汁被喻为 天生复脉汤 ,最适合热性病饮用。

饮食禁忌:脾胃虚寒、便秘腹泻、糖尿病患者忌食。凡有霉味、酸I生、酒糟气、发黄、生虫的甘蔗均不能食,否则易引起中毒。常见中毒症状多为呕吐、抽搐、昏迷等。

总结:你知道在秋分养生是怎样的吗?在秋分养生在饮食上是应该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以滋阴润肺为主的,是可以选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来进补的,有百合、白扁豆、山药等食物的。在这个时节中养生是需要禁寒饮,如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cas.com/read/32049.html